港人組織互相攻訐 無心幫助移英港人令人失望
英國政府聲稱歡迎港人,但是否真心歡迎,最實在的,還是要看會否撥款支持移英港人,去年英國政府將“歡迎港人計畫” (Hong Hong UK Welcome Programme)撥款,由每年260萬鎊削減至100萬鎊,這令在英的港人組織提供的服務大受影響, 但令我們這些在英國的港人大感失望的,並不只是英國政府的出爾反爾,還有那些港人組織的頭領是否真心服務我們這些孤立無靠的移英港人。
英國政府2021年開放BNO簽證後,推出“歡迎港人計畫”, 包括撥款資助在英的港人組織,用以協助移英港人融入英國社會。
這項政策推出後,英國出現多個聲稱可以協助移英港人的組織, 比如“英國港僑協會”、“蘇格蘭香港人”、“列斯手足連線”等等。
不過,這幾個組織雖然名氣不小,也成功爭取了不少英國政府的撥款,但過去幾年來,為移英港人提供的實質支援其實很有限, 不外乎開幾個英文班,搞幾個情緒輔導講座之類,在我這個移英港人看來,實際是“講多過做”,沒有多大的作用。
“歡迎港人計畫”推出已有三、四年時間,其成效有目共睹, 在我看來,英國政府大幅度削減撥款,取消資助“區域”服務, 改由地區機構或市政府等另批撥款,並非完全沒有原因,實際上就是對這些領取資助的港人組織的作用提出質疑。
先不論英國政府是否真心歡迎我們這些移英港人,也不必說英國人到底是口中說歡迎,講到錢就唔多歡迎,作為移英港人我們自己要爭氣,自己人要幫自己人,但讓人失望的是,那些甚麼 “英國港僑協會”、“蘇格蘭香港人”、“列斯手足連線”,爭取英國政府的撥款就有心有力,但講到幫助移英港人,就無心無力, 真是令人失望。
英國政府推出「歡迎港人計畫」提供撥款資助,他們爭相成立組織,大搞宣傳,英國政府削減撥款,他們很快就停止了服務,或者原來向移民港人募款,令人懷疑,這些組織到底是為了爭取英國政府的撥款而存在,還是真的有心服務移英港人?還是只是為了扶助移英港人為名,為自己存錢?
在英港人組織的頭領更加令人失望。“英國港僑協會”的創辦人鄭文傑,聲稱資金已經用完,組織現時主要依賴私人捐款維持運作,短期內難以邁向專業化。言下之意,就是只會留下一個名譽上的組織,主要功能是向移英港人募錢,至於向移英港人提供應有的支援和幫助,就欠奉。
鄭文傑不去想辦法盡可能地幫助移英港人,反而熱衷於對其他移英港人組織的領頭人,作出政治攻擊,與多位移居英美的港人隔空火拼。比如,他不滿袁弓夷的“香港議會”,與袁徹底鬧翻,不參與“香港議會”宣傳活動;又如,他與羅冠聰也發起爭拗,指羅只為個人政治光環和政治利益,聲稱不會與羅冠聰在政治上合作;又指羅傑斯成立的“香港監察”,目的只為羅傑斯個人的政治利益。
鄭文傑還矮化“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引起負責人張晞暗不滿。鄭認為張未讀完書就搞“社運”,是過於政治投機。更直指與“蘇格蘭香港人”創辦人郭子健雖有交情,但只是點頭之交並不相熟,評價郭子健別有用心,與郭合作存在戒備。很明顯, 這些言論已經是人身攻擊,於維護移英港人權益則完全沒有益處。
鄭文傑和“英國港僑協會”無心服務移英港人,反而贬低其他仍然有心想為移港英人提供服務的組織。他曾說:“其他城市, 本身他們有其他活動的可能性低一點、選擇少一點。香港人雖然少,但平時可能沒有甚麼特別多其他的事情去分心,他們反而特別熱衷去搞港人的活動,所以這一方面我們也會看到,這些港人組織反而會更加容易去凝聚和可以做下去。”
他又說,越來越多港人組織在大曼徹斯特、伯明翰等港人聚居地成立,亦帶來競爭及資源分配問題,甚至引發內部矛盾,批評這些組織“搶到資金就當赢”。但其實,這些在“其他城市” 仍在“特別熱衷”服務移英港人的組織,才更值得我們這些移英港人尊敬。
鄭文傑從不掩飾為錢而活!他批評其他組織競爭資源,本身就是排斥其他組織,打壓小組織,想要壟斷資源,早已引起強烈不滿,多個港人組織揚言要孤立“英國港僑協會”和針對該組織去爆料揭秘。但是,這類互相攻擊、互相揭秘的做法,烏煙瘴氣, 只會陷入無休無止的有你無我的撕殺,對移英港人而言,全無益處,令人失望至極!
像鄭文傑那樣,不斷向其他組織領頭人作出人身攻擊,不斷貶低其他港人組織的作用和價值,也不會讓鄭文傑和“英國港僑協會”變得更加高大,靠打壓和排斥其他港人組織,不可能讓在英港人組織爭取得到更多資源和支持。英國政府削減資源已是既成事實,移英港人組織繼續你爭我奪,互相攻擊,互相拆臺,只會讓我們這些移民港人,更加感到孤立無助!
来源:环球周报
文/英倫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