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74歲老人徒步重走長征路
来源: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  日期:2025-10-23 17:45:07  点击:9904  属于:记者调查

            
           近日,香港
74歲老人徒步6000公里長征路,登上熱搜,濕潤了無數人的眼眶。

       20251019日,74歲的香港老人鄭鎮炎徒步抵達陝北吳起鎮。自20241017日從江西于都啟程,分兩階段走完這條漫漫征途,圓了心中積存多年的夢想。
             徒步6000多公里,百萬網友點贊
          鄭鎮炎的長征情結始於1972年,當時他在圖書館翻閱愛德格·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書中對長征的詳細記述深深震撼了他。
       2019年退休後,年近七旬的鄭鎮炎決心兌現這個“遲到半個多世紀的承諾”,開啟屬於自己的精神征程。
        去年10月,鄭鎮炎從江西于都啟程,沿著紅軍長征路線一路前行,途經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陝西。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寒,每天背負近15公斤的行囊徒步810小時。
     
           鄭鎮炎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網友,他的壯舉被大家傳到網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僅人民日報轉發的視頻報導,就獲得上百萬人點贊。

        越來越多的網友被這種最質樸的方式打動,決定以後也要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一個有信仰的香港大爺”“在自己退休以後希望也能走一次”“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孤身前行,收穫一路溫情
          儘管孤身前行,鄭鎮炎卻從未感到孤單。沿途民眾得知他來自香港、正重走長征路,總會主動伸出援手。
        今年春節在貴州六盤水,一位老鄉硬是把寒冬中趕路的他拉回家吃年夜飯,老鄉說:“當年爺爺曾幫助紅軍,現在幫助重走長征路的人,就是延續這份情誼。”這頓特殊的年夜飯讓鄭鎮炎終生難忘。
       
            鄭鎮炎感言,一路走來,從未遇冷眼,駕車人會停車致意,陌生人家會邀他品茶歇腳,送上水果乾糧,更有同道者聞訊遠來,結伴同行數日,互訴心聲,分享食物。路遇的交警,也總是熱情指路,為他加油鼓勁。這份跨越地域的溫暖,讓他深刻體會到長征精神在當代的延續。

          鄭鎮炎同樣報以溫暖。行至固原市,鄭鎮炎得知固原二中30年來堅持組織學生徒步百里,祭掃任山河烈士陵園,深為感動。他聯繫老同學各捐資5000元,説明該校有需要的學生,將這長征路上收穫的溫暖,化作滋養未來的涓滴善意。
       
       200
余篇長征日記,書寫信仰之旅

           一年來,鄭鎮炎保持著每天至少25公里的徒步強度,手機裡的“長征日記”共計200餘篇見聞。每到一處長征故地,他都會參觀紀念館、拜訪當地老人,詳細記錄所見所聞與內心感悟。
       “過程比終點更重要。”鄭鎮炎坦言,重走長征路並非為了“抵達”,而是為了“體驗”。
          在河連灣陝甘寧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聽著講解員的介紹,他仿佛聽見當年的槍炮聲,真切感受到紅軍戰士為理想獻身的赤誠;站在東老爺山紅軍長征紀念園內,輕撫刻有詩詞的石碑,老人忍不住聲音哽咽:“這一路,我每天都在和九十年前的紅軍對話。”
         
           昔日紅軍長征走過的多是山區險徑,常常需要開路前行。而今天,他的腳下都是寬闊大道,沿途鄉鎮現代化設施齊全,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祖國的發展讓長征路上,每一片土地都煥發生機,令人振奮
!

                如今旅程圓滿結束,鄭鎮炎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香港同胞瞭解長征歷史。“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他們,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偉大奇跡。”
          正如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不是在重走長征路,我是在追隨信仰的腳步。這條路,我永遠不會停下。”
         (香港中聯辦)

    責任編輯 莫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