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氏宗親心最善 捐資助學情更濃
来源: 香港大中華通訊社  日期:2025-08-18 22:18:26  点击:9938  属于:中国新闻

         
          “解囊助人上學堂,覃氏宗親情意長。”捐資助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八桂大地上,柳州覃氏宗親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同根同源,守望相助”的古訓。
816日,記者在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會(柳州覃氏宗親)捐助困難大學生活動現場,看到幾個溫暖人心的場景,讓這場愛心接力更顯動人。

               
            “我終於能安心去北京讀書了!”來自柳州市柳南區洛滿鎮福塘村的覃靜宇,手捧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眼眶微微泛紅。這個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父母體弱多病,多年來靠著微薄的打工收入,不僅供姐姐讀完了大學,還支撐著她讀完高中,家底幾乎耗盡。就在她為大學學費愁眉不展時,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會的覃氏宗親伸出了援手。

     “這筆錢的意義,遠不止是解決了學費難題,它讓我真切感受到,覃氏家族的血脈裡流淌著互助的溫度。”覃靜宇說,這份關愛是家族“同根同源,守望相助”古訓在新時代的生動迴響。
                  
            同樣感受到這份溫暖的,還有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納谷村的覃建喜
(上图左三)。今年高考,他以617分的優異成績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這個登記在冊的貧困戶家庭,父母常年患病,多年來讀書的費用,全靠覃氏宗親覃金豔、覃金玉、覃建峰、覃克仁、覃麗霞、覃慶努等人的持續資助。“這孩子從小就懂事,學習自覺,家務也搶著做。”覃金豔動情地說,“作為覃氏宗親,她家的事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能幫一點是一點。”這份跨越血緣的牽掛,讓覃建喜在求學路上始終感受到“家人”的溫暖。當天下午,捧著從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會領到的3600元和《
廣西覃氏宗譜》,覃建喜感到覃氏宗親的愛“沉甸甸”的。
         
            更令人動容的,是
6歲便成為孤兒的覃東林(上圖右)的故事。來自鹿寨县石路村平地屯的他,自幼隨伯父生活,憑藉自己的努力,2023年以493分考入廣西民族大學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專業。當年入學時,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會(覃氏宗親)便捐助了4000元,這對當時學費5500元、需靠助學貸款(每年1.2萬元)和4500元“貧困助學金”維持學業且日常依靠伯父與小姑接濟的覃東林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從那以後,宗親會每年都會給我捐助3000元。”覃東林說,這份持續的幫助,讓他不僅能安心讀書,更學會了感恩與傳遞善意。
            據統計,截至815日,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會已收到169位覃氏宗親共計200996元的2025年愛心捐款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曾受助的大學生覃家成,也在當天捐出1000元,用實際行動回饋家族關愛,活動現場,愛心仍在延續----會議進行時,又有10位愛心人士主動捐款,為這份溫暖增添新的力量。
       
       “看到柳州覃氏宗親的善舉,我深受感動!”當天下午,廣西弘勒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覃炳炎(上圖右)在為愛心人士頒獎後激動地說。他當場捐出
1萬元,並鄭重承諾:“以後每年我都會捐1萬元,和家人們一起把這份愛延續下去。”

               
     
      
          “大學是新起點,但絕不是孤軍奮戰的戰場。”廣西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覃日飛、柳州市民族文化研究會會長覃炳權、原柳州市副市長覃鴻全在寄語受助學生時殷切叮囑,“無論遇到多大困難,覃氏宗親永遠是你們的後盾。希望你們學成歸來,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覃氏家族的溫暖。”

            這場捐助活動,不僅是一次愛心的彙聚,更是一場家族精神的傳承。從體弱多病的父母到勤奮懂事的學子,從慷慨解囊的宗親到持續接力受助者,覃氏家族用行動證明:善意會生根,愛心會開花,這份“同根同源”的牽掛,必將在一代代覃氏後人中延續,照亮更多學子的求學之路。
           記者 老付

    責任編輯 莫家富